详细信息

突破思维桎梏 实现自我蜕变——读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有感

时间:2023年07月19日    作者:鲁龙辉    点击量:     来源:

  “习惯成自然。”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。生活中,我们总是用一些习惯去看待问题,认识世界,认为从来就存在的事物便是合理的,从来就使用的方法便是正确的。相反,那些“事实证明、数据显示、结果表明”的真相要比“我以为、我觉得、我相信”的话术更具说服力,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冲击是它从思维方式上为我的行动提供了捷径。

  不要让时间“捆住了手、套住了头”

  我们总会在忙碌的时候抱怨时间不够用,越是着急完成越是手足无措,反倒抱怨,“清晨而作三更不息”还不如别人朝九晚五完成的好。这时养成积极主动的好习惯就成了绝佳秘方,对每日的工作在前一天进行梳理,并按照要事第一的原则将工作分为重要且紧急、重要不紧急、不重要但紧急、不重要且不紧急四类,分清主次、轻重,学会急事先办、大事精办、要事稳办、特事特办,安排好时间、节点,做到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昨日之事完成乎?今日之事理顺乎?明日之事计划乎?积极主动是把“我想做”变成“我要做”,是把“我看到事件发生了”变成“我提前把问题扫清了”,是把未完成的工作自我督促,正在进行的工作足额完成,将要面临的工作提前计划。如法炮制,时间的充足感、精力的充沛感将会让我们效率大幅提高,信心百倍爆棚。

  不要让思维“绑住了腿、拦住了腰”

  在写文章时我们总会遇见这么一个问题:当我们什么都想表达的时候却什么也表达不出来,读者也会觉得云里雾里,摸不清重点,找不到主题。实际上我们应当养成以终为始的好习惯,让思维跳脱出“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”的宏观描绘,迈入“一草一木皆为景,一颦一笑皆为情”的细节刻画。例如,当我们想描写写人物日夜操劳,为工作鞠躬尽瘁的形象,平平无奇的白话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,可以换成“庭院洒满晴朗的月色,月光中一个佝偻的背影映入眼帘……”,句句不提人物的辛劳,却在无形中让读者联想到深夜劳累的画面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我们在写文章前拟好提纲,理清脉络,琢磨明白想表达什么、如何表达以及想要达到什么效果。其次才是美化辞藻,打磨细节,朝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推进文章的创作,这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。

  不要让性格“塞住了耳、堵住了嘴”

 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我往往会陷入不会沟通,不想沟通,甚至不敢沟通的窘境,“社恐”的性格被他人误以为“高冷”,导致互不交流,“老死不相往来”。事实上,跨越“社恐”的第一步并不是“说”,而是“洗耳恭听”,做真诚“听话”的人;“移情聆听”,做善解人意的人;“倾耳细听”,做通情达理的人,用心灵去体会说话者的思维模式和感受,用眼神观察说话者的情感情绪和态度,方式是聆听,关键是理解,这是打开人与人心灵之窗的秘钥,沟通情感的良方。学会“听”之后才是说,君子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,立下承诺要掷地有声,一语一话要言之凿凿,待人接物要闲邪存诚。说话时,既要慎小谨微也要直言不讳,既要谦虚谨慎也要自信自强,既要敢说敢言也要言行合一。

  不要让态度“封住了眼、锁住了心”

 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犯难——害怕解决问题但又想问题得以解决,只能寄希望于有人出手相助,畏惧感、依赖性致使我停滞不前。慢慢地我明白仅凭个人经验、前车之鉴尚且能解决一些小麻烦,但面对深层问题,就需要我们不断实现自我提升、更新思维方式。从态度上就要把“不可能”变成“不,可能”,把“不可以”变成“不,我可以”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,把每天的工作、生活都当成学习的一部分,工作中总会有人的做法、技巧、谈吐会让我们眼前一亮,生活中总会有一件物品、一则故事会让我们大为震撼,在感叹之余,我们要做的是领悟其中的智慧,摸索其中的门路,掌握其中的奥妙,开创自己的天地。

  掌控时间,解放思维,改变性格,纠正态度,这是我从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中领悟出的最为受用的提升自我的方式。习惯如船帆,思维如航向,最终是否能到达重点不是看速度有多快,而是看方向对不对,帆船稳不稳。养成好的习惯,改变思维模式才能行稳致远。最后,像作者一样引用爱默生的名言勉励自己,希望“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,事情变得可以迎刃而解,这并不是因为任务的性质发生了变化,而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增强了。”

作者单位:公司办公室

】   【 打印】   【 关闭

陕ICP备13005159号  https://beian.mitt.gov.cn

2000~2003  星空体育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nbsp; nbsp; Copyright 2010-2015, All rights reserved

技术支持:北京中科汇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